疯传数日有关于泰禾项目股权转让的消息,终于落地。
刚刚,泰禾发布了有关杭州蒋村项目股权出让的公告。从今日的公告来看,与世茂的合作已经成型。但对于之前网传的包括蒋村项目在内的三个项目来看,目前只披露了其中一个。未来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合作,在攸克君看来,依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间。
此前,攸克君也从接近泰禾的知情人士处获悉,泰禾的出售清单可能不止于个位数。泰禾很有可能拿出十几个项目,寻求合作方。这其中包括央企和龙头民企。
按照之前网传的消息,出售给世茂的杭州蒋村项目,在2017年9月,泰禾引入旭辉进行联合开发,泰禾持股51%。但根据攸克君了解的消息,旭辉已经退出了该项目的开发,是由泰禾独资持有,此次,泰禾出让项目51%的股权给世茂,联合操盘,合作开发。
对于这个项目基本情况,攸克君做了一些了解,是泰禾广场系的商业街区项目,体量大约在31万平米。根据公告信息,杭州蒋村项目出让的51%的股权对价约为3.8亿元。
在攸克君看来,这也许并不是一次简单意义的股权转让合作。
先说泰禾。
开年以来,与泰禾有关的高频词汇是抢收。如果留意近两个月北京市场的住宅成交榜单,位居前列的,几乎都是泰禾的项目。当然,这源于泰禾在整个北京区域展开的一整套抢收计划。且不谈今年的市场究竟如何,能够第一时间聚焦关注度以及错峰拉开销售周期,对于房企来说,抢跑总没有坏处。毕竟到年底能够跑完多少销售数字,这是最有说服力的。
显然,泰禾也在做出一些改变,从出售这个项目的股权开始。
对房地产企业来说,开始寻求合作,转让项目,大概率的原因都与钱有关,泰禾内部对于资金的需求到底有多强烈,攸克君暂时不做解读。但如果可以通过出售部分项目股权,缓解资金压力,这也是最优化的一种方式。
规模做大,权益变小,资金效率更高。毕竟万科和万达也都这么干过。股权转让的背后,泰禾也在寻找更多优质合作伙伴。
对于项目权益集中度甚高的泰禾来说,这其实是一个很关键的信号。
在此之前,尽管合作拿地开发已经成为行业大势,但对于泰禾来说,一直较为”保守”,据说,泰禾超过8成以上的项目都属于100%持股,也因此,拥有了一定比例的让渡权益的空间,再加上资产的优质程度相对较高,可以帮助其很快的通过股权出让,来获得更好的资金效率。
曾经在一个饭局上,某知名地产公司董事长谈及对行业评价较高的公司,便提到了泰禾。而对于行业对其负债率偏高的共识,其则说,哪怕如此,泰禾的资产很优质,大不了卖一两个项目就可以了。
的确,有人愿意接盘,与项目本身所处的城市、地段以及产品力,自然都需要有考量。对世茂而言,华东区域是其发展的重镇,泰禾的产品含金量究竟多少,在世茂的眼中,自然也有评断。
再说世茂。
据攸克君打听到的消息,当泰禾有意出售项目之际,也有不少买家找上门来,黄其森也没少拒绝,除了已经敲定的世茂,或者还有可能出现的保利等央企,其实看得出,黄其森也在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,据说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有几大标准:强强联合、门当户对、优势互补、志同道合。
现在来看泰禾与世茂的联手,一方是拥有较强的项目开发与操盘能力,另一方则拥有很强的财务能力与较低的融资成本,对双方而言,都不失一个好的合作伙伴。
黄其森在泰禾的一次内部谈话中,就坦言,“如果说我们的销售能够进到前20名,我们的产品其实可以进到前5名,但我们的管理水平只在50~100之间,还是小学生水平。”在攸克君看来,未来不管是与其他民企还是央企展开合作,对泰禾来说,倒是可以促使其进入一个更规范的公司管理运营阶段。
之所以大家都会关注泰禾卖项目,源于其最初一路狂奔高举高打的拿地姿态,但如果细数泰禾的拿地战略,会发现,其将近8成的布局都位于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,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、以广深为主的珠三角以及大湾区。剩余两成货量则位于福建区域。而且,当时泰禾大举购入的不少地块价格相当便宜。现在来看,这是足够优质的土地配置。
用项目换时间,腾挪更多的资金空间,其实是在当前整个行业都在发生变化之际,泰禾找到的一条最便捷的道路。卖卖卖的表象之下,泰禾其实可以实现的是整体资产配置的优化,与央企或龙头民企合作,同样也可以提升整个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。毕竟摆在它面前的是一条新的赛道,需要更多的耐力与技巧,也许,这是进入新赛道,最佳的准备动作。